短平快信息爆炸下的个人应对

短平快信息爆炸下的个人应对

[TOC]
本文粗钱谈一下当下短平快为代表的信息爆炸下,我是如何应对的.理解自然不够全面深刻,需要继续努力.

短平快

伴随着抖音,小红书,知乎娱乐化的又一波信息爆炸的到来,短平快成了很多人接受信息的便捷方式.还记得刚看到抖音时,因为觉得看冷知识以及生活小技巧等内容比较多,大段大段时间地刷类似的短视频,多亏算法的智能性以及创作者的辛勤劳动,让我在杀了很多时间的同时觉得自己收获到了很多,但是仔细想一下,什么也没有得到,因为要么是需要操作,练习,不去实践什么也做不到,另一方面,即便不需要操作的知识,也无法在真正需要应用时想起来使用它.因此收获很多仅仅存在于看的过程中,除了多巴胺什么也没有留下.

如果只是娱乐休闲的信息倒也罢了,本来就是在休息,消磨时间.然而需要获取专业知识和掌握技能的时候,短平快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比起动辄几百页的教材/干货满满的论文期刊/名教授的精心备课的公开课,知乎里的回答/微博里引用的文章链接/个人博客里复制粘贴拼凑的文章/小红书里的图片貌似能更快地满足我们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的疑问.毕竟大家的问题都是相似的,分享的途径也很方便,搜索技术的发达给了我们快捷的通道.有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一些问题,查到别人分享出与我们几乎一模一样的经历照抄作业的痛快,或者是一种之前从未接触过的观念让我们醍醐灌顶.但是主要依靠这些东西真的好吗?如果我们不得不主要依靠它们话,如何让自己不会迷失?老生常谈的是碎片化知识,片面化的观点,不全面的客观事实描述,看起来我们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copy 代码与模板短期内解决了我们当下的问题,但我们认知水平的提高,知识体系的构建得不到提升,只能进行重复劳动而又不停地撞南墙.不可否认的是,碎片化的知识,短平快的总结是有其很大的优点的.既是时代技术发展的先进生产力,也是更符合人类掌握新东西的电化学反应机制.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分享欲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精力精心打磨与出版社合作凝结成书的.换句话说,短平快不可避免,也不需要避免,再进一步讲,我们需要适度改变自己去迎合时代的进步以获得时代与技术的红利.

行为决定层次

达不到佛陀的境界的大多数人最终还是通过行为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甚至是改变世界.那行为是如何被决定的呢?我不是心理专攻,更没有那么丰富的阅历,但是自己经常暗自琢磨,因此有了一个自己的答案.类(chao)似(xi)马斯洛的人本需求理论.我把决定人行为的层次分为下面的5个层次.

价值观->认知->知识->技能->本能

这不是论文只是感悟的分享,因此我先不解释这些名词(即便解释也是笼统地),先从一个例子说起.小时候看《士兵突击》的电视剧,里面有个镜头让我难忘,那就是许三多入伍时,对对向而来的坦克炮筒害怕而高举双手的场景.这只是许三多让人又爱又恨的缩影之一.
士兵突击.jpeg

许明显是遵循本能反应下意识地作出了投降举手缩头的行为的.从炮筒一路过来都没擦到车厢的观察就可以轻易地推断出,它不可能打到身在车厢内的自己的.同时,如果再有一些机械以及军用装备的知识可以很轻易得知,没有人会在这种地方犯错,刮碰到都是挺大的责任.再从另一方面来看,周围的人都没有任何异常包括其他车厢内的士兵,偏偏轮到自己的概率应该会小不到不可能.退一万步讲,即便小概率事件让自己碰到了,那又如何,哪怕头破血流也不能举手投降,这是士兵的尊严与荣誉,更何况只是死的坦克,还不是活生生的敌人.上面的任何一个想法能进到许的脑袋里的话,都不会导致许举手投降式的躲避.而上面的每一种决定行为的原因都对应着,我理解的那五个层次.

价值观是一个人觉得有意义的东西是什么,决定比自己生死更重要的顶层的动力,很多时候它与历史时代是紧密结合的.认知则是掌握运用新东西的模式(元认知),对个人对团体的共情能力,对新观念的好奇心以及开放度,架构职能观念.知识则像是对场景模型抽象出解答的字典.技能则是像公式/函数,不知道什么原理,但是经过多次尝试,只要输入正确的参数以及顺序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最后是本能,应激反应,虽然很多已经在现代社会失去作用了,但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不会褪色,我们有时需要克服它的影响.

利用行为决定层次畅游信息海洋

前面两节貌似毫无关系,这里开始把他们连接在一起.获得信息很多时候是为了能够让我们掌控自己的行为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不管那是升职加薪,还是诗和远方,还是柴米油盐.那我们就有了有效获取信息以及使用信息动力,这指导思想便来自上面的行为决定层次.

例如,对我常逛的知乎来说,首先对于那些开地域炮(e.g.最烦两个字”国外”把几十亿人统一划归到极端,故意造成对立刷流量),开时代倒车(e.g.宣传政府人治),行为缺乏一致性(要么是心怀鬼胎恶意诱导,要么是内容本身可信度很低,e.g.这边宣传着开源软件的好,这边把回答引到自己的私有流量中用浅层的知识灌输小白这就是一切)等等不符合我价值观的回答,直接划过,与之辩解自然不必说,多看一秒都是对我时间的损失.然后我会看答主或者作者的认知水平如何,例如宣传全面地介绍一个轮子,然而只是把手册/教材翻译一遍,最多加几个例子,而不是先介绍这个轮子制造出来的背景,应用场景,组织的架构,与同类相比的特色,结合着例子将最主干的部分讲解清楚,最后才是细节的介绍(主要用来检索).这样才能说明作者真的掌握了这项技术(当然手册的翻译者也非常值得尊敬.这里说的是明明是翻译,但写出来好象是自己的原创,自己的理解).作者的对繁杂的知识的整理,理解,处理的思路说不定比起轮子本身还要值得学习.如果作者能做到举一反三,把一个领域的知识映射到其他领域中并且保持自洽而举重若轻,那便是大牛了.我在极客时间的一些课程(大多比较直白的风格)接触的讲师便给我这种感觉,经典教材/课程(e.g.吴恩达的机器学习)自然不必说.人文领域也是如此,例如前一段时间被高房价问题吸引,有的回答会从市场,政策,真实价值等多个方面解读短期内的房价走向.例如,中央的调控制衡与地方财政以及地方间的资源竞争的角度.而不是单纯地从每个个人/家庭的角度来看把个体与开发商,个体与政府,有房者与无房者等二元对立起来,通过煽情,单维度的分析博取关注认可,让本来坐定屁股的人更加坚定地不理性(当然不理性不代表不合情理).

其次便是知识与客观事实的层次,在这个层次的信息必须做到准确全面,任何的隐匿都会让人联想到心藏恶意.尤其在新闻报道与解读上,片面地阐述事实,夸大无用细节,利用普世价值观引战的媒体人最为可恶.其次是对知识的整理,易于检索,无条理乱糟糟地堆在一起哪怕再准确也吸引不了人,当然准确与全面还是前提.最后是技能,虽然是不成体系,很难抽象的东西,但很多时候能够救命,例如特殊的编译报错,某种工具的操作过程.好的解说会把场景描述清楚,操作过程记录详细,同时引出原理或者猜想是最好的.而不是残害小白的无知分享!尤记得刚开始在 linux 下删除 python 环境的惨痛经历,听信CSDN上某不靠谱的简短的介绍把系统搞崩溃了(当时未知觉导致后面的问题才发觉是删除环境的问题),只能重装系统.

对于博客的意义

这个博客建立的初衷也是为了分享,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文章现在回头来看写得很不好.而如何写好自然需要标准.上面的标准也适用于我自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看到好的信息,不仅要掌握运用,其背后能成为好的信息同样值得学习.反之,不好的信息,为什么会不好也是值得思考一下的.日积月累,曾经手里的稻草一根跟稻草说不定就填满整间屋子了.

写在2021年12月31日跨年晚.

作者

cx

发布于

2021-12-31

更新于

2022-07-16

许可协议